不只是相聲大師
101年某個週末夜晚10點半接到吳寶春的電話,一點都不意外,因為我知道他一定會被《女兒紅》這齣戲感動到內心澎湃莫以名之。他很激動的說:「台灣不能沒有李國修……」。
第一次欣賞屏風表演班的戲是19年前的《西出陽關》,從青澀到熟齡,陪伴我成長的就是一齣齣的好戲。國修老師曾對他的弟子說:「只要你一朝踏上舞台,就會終身喜歡舞台!」,對於觀眾而言,只要你一朝走進劇場,何嘗不是終身喜歡戲劇。然而,上週媒體報導大多只停留在「那一夜,我們說相聲」,讓我覺得非常疑惑,想要為戲劇藝術家寫評論,記憶卻只停留在相聲,當然更遑論深度閱讀剛出版劇本全集,下筆時難道不心虛嗎?見諸於媒體不慚愧嗎?一個負責任的評論人怎麼記憶一直停留在80年代,難道這20幾年來都不曾走進劇場嗎?為什麼我們只能閱讀這樣的報紙文字?
戲如人生人生如戲
莎士比亞說:「大人啊!請您善待這班戲子伶人,不可怠慢,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。」李國修老師創作的劇本非常打動人心,那是經過歲月悲歡離合淬鍊之後的體悟,看見台灣這塊土地發生過最動容的故事。透過戲劇來反應人生、濃縮人生。觀眾在劇場裡面看屏風的戲就是一直被打中的心情,有時候是開心的被逗得捧腹大笑,有時候是心裡說不出隱隱作痛的幽微,竟被演員一話道破。他其實是對人一種深度同情的理解,那種很難說得出來的愛,那種很難理解的愛,觀眾都能在哭哭笑笑之間感受到。付出、衝突、誤解、隔閡、矛盾、包容與愛,每一種情感的表露,都在角色與角色之間細膩展現,有時候會為他們幽默的親情互動方式感到非常有趣,有時又因那難以割捨的深刻情感而淚流不止。如果你在戲劇裡面,真的理解了、看見了、懂了,你就會釋懷很多你原本過不去的關卡。至少《京戲啟示錄》、《女兒紅》這兩齣戲就是會帶給人很多關於生活、關於生命能量的好戲。老師的劇本集已出版,也許依然有人不曾看過屏風的好戲,那麼請細細品味這27本屬於台灣的被遺忘的感動。
人,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
「屏風表演班」於1986年成立,第一齣戲觀眾16人,直到2007年《半里長城》觀眾才突破100萬人次。1991年演出第19回作品林懷民小說改編的「蟬」,巡迴場次太多、成本太重,以致於演完之後慘賠。為了不讓行政團隊辛苦過年,他跟朋友借了兩百萬,要所有人把這些錢帶回家好好的過年,等年過了回來之後再好好的打拼下一齣戲《莎姆雷特》,就因為有了這齣情境爆笑喜劇,才得以清償債務。作為一個劇團的經營者,除了要創作、演出、導演、管理還要有跑三點半的能力。屏風表演班發生過太多的風風雨雨,曾經停演過劇碼,縮編過行政人員,雖然國修老師很心痛,甚至有一點無力,但想起他父親的庭訓—「人,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」,想起這一路走來有這麼多的觀眾朋友支持屏風,這些力量都讓他覺得走這條路絕不後悔。
編導演傳承
國修老師對戲劇的付出和對後輩的提攜,是一直以來帶給台灣藝文環境的正向標竿,很多人受了他的教導與影響投入劇場工作。屏風成立的五年內,校園演講場次超過1000場,領過一小時數百元的鐘點費,就只是為了戲劇教育的傳承,此刻回首看看老師的付出都已經蔚然成林。除了講座,集編劇、導演、演員、藝術領導於一身的國修老師,對於晚生後輩絕對是傾囊相授。金鐘編劇徐譽庭來自屏風,樊光耀、林美秀、萬芳等金鐘演員受教於老師門下,每年頒獎典禮重複出現的總是「謝謝屏風,謝謝國修老師」。屏風的戲有老師最深刻的劇本、堅強幕後設計團隊、老師調教出的精采演員、兩位優秀的導演黃毓棠和黃致凱、還有專業的行政人力,因著老師投入所有的理想與心力、無微不至為演員設想、傾囊相授傳承編、導、演,屏風才能在艱困的台灣藝文土壤中,綻放最燦爛的花朵。在過去老師因病休養期間,《女兒紅》、《西出陽關》依然順利登場,陪著觀眾尋找屬於自己生命安定的旅程。如果你也看過「京戲啟示錄」、「女兒紅」、「西出陽關」,我相信你會和我一樣認同--李國修老師是偉大的劇場人。
舞臺就像道場,每一位藝術家都是修行人,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何其有幸坐在台下,便能在藝文展演中歷事練心,找到自己,也獲得愛與勇氣。台灣有屏風等優秀藝文表演團體,雖然環境很艱辛,大家還是堅持理想帶給觀眾一齣齣動容的展演。李國修老師在屏風表演班五週年時說:「看戲修心,演戲修行。看戲不只是為了娛樂,是我們心靈能夠得到一種撫慰,或者是一種啟示。而演戲的人很苦,一路走來跌跌撞撞,仍然那麼堅持而執著著。因為我們在修行,也許我們不是宗教家,但是我們在這條路無怨無悔,你不覺得也很像宗教家嗎?」
舞臺就像道場,每一位藝術家都是修行人,而身為觀眾的我們何其有幸坐在台下,便能在藝文展演中歷事練心,找到自己,也獲得愛與勇氣。台灣有屏風等優秀藝文表演團體,雖然環境很艱辛,大家還是堅持理想帶給觀眾一齣齣動容的展演。李國修老師在屏風表演班五週年時說:「看戲修心,演戲修行。看戲不只是為了娛樂,是我們心靈能夠得到一種撫慰,或者是一種啟示。而演戲的人很苦,一路走來跌跌撞撞,仍然那麼堅持而執著著。因為我們在修行,也許我們不是宗教家,但是我們在這條路無怨無悔,你不覺得也很像宗教家嗎?」
謝幕
97年衛武營藝文講堂,國修老師分享他的墓誌銘:「這裡躺著一個小老頭,窮其一生,卻未能實踐他成立全職專業劇團與興建一座專屬表演劇場的理想。如今,屏風的一班戲子伶人依舊為這個夢勇敢邁進。在墓碑前,不需放上鮮花,小老頭感謝您來看他,並請於離去前,默默地放下一張屏風表演班的戲票。」。講座結束後,全場觀眾起立鼓掌……。明天想念老師感念老師的朋友們,我們一起前往追思會再度為國修老師起立鼓掌吧。也衷心期盼未來屏風好戲能連演十年而不落幕,這才是台灣真正的驕傲。(寫於1020717深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