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FU

網站頁籤

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

愛在泰武





愛的力量會傳承


查馬克:「我的父親是一個國小老師、游泳教練,用自己的錢蓋了一座游泳池,自己的錢買了9人座廂型車,小時候覺得為什麼他要去做這件事情?原來,長相是會遺傳的,愛人的力量會遺傳的。我希望將這樣的力量分享給更多人,付出會比得到的更多。父親去年過世了,師鐸獎上面的名字是我,但是我知道看不見的是我的父親。」(查馬克老師的父親朱新民於民國63年任教於來義國小,學校有游泳校隊卻沒有游泳池,只好帶同學到溪中練習,為了解決困境,蓋了1座游泳池,而廂型車則是為了接送學生。)



最在地也最國際


很多人認識查馬克‧法拉屋樂是因為「泰武古謠傳唱隊」,十多年來,他深入部落採集古調,口傳心授教導學生,在山間傳唱的古謠兩度榮獲金曲獎,他更帶著學生站上世界舞臺,讓排灣古謠在法國、盧森堡、比利時、德國、日本、愛沙尼亞、瑞士、奧地利、美國等國家傳唱,為孩子找到生命的亮點。我最敬重他的是--將排灣文化轉化為最豐厚的教育內涵,培養學生吸收學問的能力、涵養其關懷環境的人文情操、強化問題解決的能力、並能將排灣文化分享給全世界,最在地也是最國際,成為有愛有擔當能付出的人。

溫習去年的感動


查馬克老師到佳興部落採集歌謠時,部落vuvu託付:「camake,如果有機會的話,你可不可以幫我完成一個夢想?到日本看看我爸爸那群孩子還在不在?」原來vuvu的爸爸是非常有名的雕刻師傅,日治時期,他的作品被以軍刀交換的方式帶到日本去了,爸爸離世前交代她,有機會的話到日本去看看他的孩子們(雕刻作品)。在部落裡,老人家「託付」就是一種「相信」,查馬克給自己一個期許要幫vuvu完成夢想。
有一次課堂中,學生問:「老師,我們為什麼要一直雕刻?雕刻能做什麼?」查馬克回應到教學的初衷看見文化是什麼的歷程,從構圖中學習數學觀念,從敲擊中體會故事的意涵,從說出創作歷程練習語文……如果我們可以透過文化的學習,讓它可以變成實現夢想的計畫的話,更能體現從小一到六年級的綜合學習,透過文化學習的編織夢想。當孩子們聽到vuvu的故事時,他們決定「老師,我們要去日本幫vuvu完成的夢想。」之後,全班同學分工合作,查出雕刻作品可能在東京博物館,規劃出國食宿交通,擬訂預算,製作木雕、夢想陶壺咖啡籌措旅費,整整一年每個週末日師生就在泰武國小木工教室雕刻、捏陶壺。曾經有記者希望報導孩子的麥哲倫計畫,但賴慶安校長和查馬克老師很有默契婉拒了,他們希望所有的事情是要讓孩子去發想、感受到他們有能力去達成計畫,是有自己的力量成就夢想。我非常敬佩賴慶安校長和查馬克老師願意選擇一條辛苦的路,陪著孩子慢慢努力,長出力量。
故事的最後,到了東京博物館並沒能親眼看見vuvu爸爸的作品,但透過導覽人員看到隔年4月展出預告—「屏東泰武鄉佳興村」。非常興奮知道作品確實典藏在東京博物館,但也很難過沒能幫vuvu看見作品,有一位同學安慰大家:「很難過沒有幫vuvu完成夢想,可是,我們還有弟弟妹妹,有一天,這個夢想一定可以實現。」
騎腳踏車環湖二十公里、登上富士山吟唱古謠,到東京博物館幫vuvu完成的夢想,那五天在日本的壯遊,其實是走了六年的小學學習時光。回到小港機場,十四個小朋友忽然排排站,「立正、敬禮、謝謝老師」查馬克老師說:「這是這輩子聽過最好聽的音樂。」


我一直相信「教育是讓人成為理想中的自己」,在孩子們的努力中,照見了教育的力量。